- 1、吊销医师资格证的有哪些行为
- 2、专利不能申请的技术有哪些
- 3、限制类医疗技术需要在开展首例临床应用之日起几个工作日内备案
- 4、下列不允许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是
- 5、什么情况下吊销医师资格证书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吊销医师资格证的有哪些行为 (一)

答根据相关法律,医师可能被吊销执业证书的行为有以下几类:
违反规范与制度类: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执业规范,造成医疗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延误救治类: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拒绝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急救处置。医疗文书类: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擅自销毁病历等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药品器械使用类: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患者权益类: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泄露患者隐私或个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未按照规定履行告知义务或者取得知情同意。利益违规类: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违反诊疗规范,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造成不良后果。特殊情况类: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非法行医类: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医疗技术类:开展禁止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专利不能申请的技术有哪些 (二)
答在我国,专利制度旨在保护创新成果,但并非所有技术发明都可以申请专利。以下是一些不能申请专利的技术类型:
1. 违反法律的技术:例如,用于赌博的设备、工具;吸毒用具;伪造货币、票据、公文的设备。但纯属法律禁止实施的技术不在此限,如武器本身、医疗用毒药、麻醉品、兴奋剂、娱乐用棋牌等。
2. 违反社会公德的技术:如包含暴力、凶杀或淫秽内容的外观设计;非医疗目的的人造器官或其替代品;克隆人或克隆人技术。
3. 损害公共利益的技术:可能伤害人员或损害财产、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能源、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技术。
4. 科学发现:这是对自然界已客观存在的规律或现象的发现。
5. 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如管理方法、时间调度表、推理方法、操作说明、计算机语言及计算规则、计算口诀、游戏规则和方法、统计方法等。
6. 动物和植物品种。
7. 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伦理考虑。
8. 原子核变换方法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物质:涉及国家经济、国防、科研和公共生活重大利益,不应由个人或单位垄断。
9. 对平面印刷品的设计:主要起标识作用,指示产品或服务来源的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不授予专利权的还包括:
- 科学发现
- 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
- 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 动物和植物品种
- 原子核变换方法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 对平面印刷品的设计,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专利法同时规定,对前述第4项所述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
限制类医疗技术需要在开展首例临床应用之日起几个工作日内备案 (三)
答限制类医疗技术需要在开展首例临床应用之日起几个工作日内备案:15。
限制类技术备案:
拟新开展限制类技术的科室,应当按照相关管理规范进行自我评估及第三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医办。医办上报医疗技术伦理委员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临床应用。
科室应在开展首例临床应用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通过“湖北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完成备案。已开展限制类技术的科室,应当在患者出院后次月15日前通过“湖北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病例数据报送。
限制类技术定义:
根据国家《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技术分为禁止类技术、限制类技术和未纳入禁止类和限制类技术目录的医疗技术。拟新开展限制类技术的科室,应当按照相关管理规范进行自我评估及第三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医办。
在禁止类技术目录以外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为限制类技术管理: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专业要求,需要设置限定条件的;需要消耗稀缺资源的;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存在不合理临床应用,需要重点管理的。
限制类技术质控:
已开展限制类技术的科室应当根据国家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要求开展质控。医院定期对临床科室限制类技术开展情况、质控情况和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反馈并持续改进。
限制类技术目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予以增补。2022版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共有12项技术。
下列不允许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是 (四)
答不允许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包括:一、有源植入器械,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12 - 01 - 01)、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12 - 04 - 01)、植入式循环辅助设备(12 - 04 - 02);二、无源植入器械,像硬脑(脊)膜补片(不含动物源性材料的产品除外)(13 - 06 - 04)、颅内支架系统(13 - 06 - 06)、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13 - 06 - 11)、心血管植入物(外周血管支架、腔静脉滤器、心血管栓塞器械除外)(13 - 07)、整形填充材料(13 - 09 - 01)、整形用注射填充物(13 - 09 - 02)、乳房植入物(13 - 09 - 03)、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不含同种异体或者动物源性材料的产品除外)(13 - 10)、可吸收外科防粘连敷料(不含动物源性材料的产品除外)(14 - 08 - 02);三、其他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和直接取材于动物组织的植入性医疗器械。注:产品名称后括号内数字为《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17年版)类别编码。
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作出了上述规定。这些器械禁止委托生产,主要是考虑到其与人体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对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要求极高。禁止委托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减少潜在风险。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委托生产时,要依据相关法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若涉及可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还需签订《医疗器械委托生产质量协议》。
什么情况下吊销医师资格证书 (五)
答通常《医师资格证书》终身有效,不会被吊销,但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该证书的,会由发给证书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予以撤销,三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
《医师资格证书》是依法考取的资格证明。不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五十四条,如果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医师资格证书,发证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撤销该证书,并在三年内不受理其相关申请。而一般说的“吊销”更多是针对《医师执业证书》,医师若出现以下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吊销此证:
严重失职类:未按规定履行告知或取得同意义务;拒绝对危急患者急救或延误诊治;遇突发事件不服从调遣。报告违规类:发现传染病、医疗事故等未按规定报告。规范违反类:违反法规、规章或执业规范,造成医疗事故或严重后果。信息违规类:泄露患者隐私或个人信息;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隐匿、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药品使用类:未按规定使用麻醉、精神等药品。利益不当类:利用职务索财或牟取不正当利益,对患者过度检查治疗造成不良后果。技术应用类:开展禁止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牟利的还会额外处罚。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紫律云网关于禁止类医疗技术包括哪些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